问题 | 在犯罪路上被警察抓获属于 |
释义 | 在杀人的途中被抓获,杀人行为还没有着手,属于犯罪预备而不是犯罪未遂。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一、犯罪预备的成立条件包括什么 犯罪预备的成立条件包括以下两点: 1、行为人主观上有犯罪意图,即犯罪准备的目的是顺利开展犯罪活动,实现犯罪意图,反映预备犯的主观恶性,是追究刑事责任的主观依据; 2、行为人已经为犯罪的实施做好了准备,这种准备活动在法律上主要规定为两种情况:为犯罪准备工具和物品;为实现犯罪目的创造条件的行为,主要是指准备工具以外的其他创造条件的行为。 根据相关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是不是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属于犯罪的一种形态。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犯罪未遂的危害性大于犯罪预备小于犯罪既遂。因为,它较之犯罪预备,已实施了某一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直接威胁到犯罪客体,并可能引起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较之犯罪既遂,实际危害结果又未发生。尽管如此,犯罪未遂仍需承担刑事责任,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预备犯罪是什么 犯罪准备,是指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条件的行为。 犯罪准备必须符合以下的两个特点: 1、主观上,行为人有犯罪意图; 2、客观上,行为人为犯罪的实施做好了准备,实施了一定的预备犯罪行为。 预备犯的处罚,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预备犯,危害不大的,甚至还可以免除处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