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学生身份不受劳动法保护 |
释义 | 在校学生可以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学生身份会发生变化,享受员工权益。未拿到毕业证的应届生签订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有所区别。就业协议是三方签订,对即将形成的劳动关系进行约定,不具备劳动合同的完整性。在校生可以以劳动者身份签署劳动合约,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相关待遇承诺,否则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起诉。 法律分析 在校学生可以与公司等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个是法律允许的。在校学生只是说明现在劳动者的身份还是一个正在接受教育的人,是否有合格的劳动技能,尚在训练中。但是这不是学生不能直接参加劳动的限制条件。在校生已经具备合《劳动法》规定的就业年龄,其在校大学生的身份也非《劳动法》规定排除适用的对象。如果双方在协商一致且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条件下签订劳动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但是如果在校生去用人单位工作也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公司与学生签订劳动合同以后,学生的身份就发生了变化,就不能再认为劳动者是一个学生,而应当将该学生视为公司的正式成员,签约人也要依法享受公司员工的权利,履行公司员工的义务。 1、在还保留学生身份之前,公司与之建立的都不是劳动关系,只是劳务关系,符合雇佣关系特征的,可以认定为雇佣关系。 2、还没拿到毕业证的仍然属于在校生,不具备劳动法中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因此还没拿到毕业证的应届生签订的是就业协议书。 3、就业协议是用人单位与学校及在校应届毕业生之间签订的,对即将形成的劳动关系及劳动关系中双方基本权利义务关系达成的协议。 4、就业协议形成的三方当事人是用人单位、学校、学校应届毕业生。 5、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不同: (1)就业协议由三方当事人签订,而劳动法中规定的劳动合同应当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两方当事人签订; (2)在校应届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尚未毕业,还仍然是在校学生,不具备劳动法中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 (3)就业协议仅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即将形成劳动关系及形成劳动关系后,双方应当履行的基本权利义务进行的约定和确认,不具备劳动法要求劳动合同必须包括的合同条款。 对于在校生进行就业问题,只要是在校生不是未成年人那么可以以劳动者的身份和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约。并且用人单位必须履行对其的相关待遇承诺,如果不与其签署劳动合同的话,那么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相关的起诉。 结语 在校学生与公司等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是法律允许的。虽然在校学生身份表明他们仍在接受教育,尚未完全具备劳动技能,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直接参加劳动。在校大学生已达到《劳动法》规定的就业年龄,并不排除适用《劳动法》的对象。在双方协商一致且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签订的劳动合同受到法律保护。然而,如果在校生去用人单位工作而未签订劳动合同,仍然享有某些权益。当公司与学生签订劳动合同后,学生的身份发生变化,不再被视为学生,而是公司的正式成员,享有员工的权利和履行员工的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六条 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学生实习的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侵害学生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参加相关保险、接受职业技能指导等权利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违反本法规定,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派遣单位或者非法从事人力资源服务、劳务派遣业务的单位或个人组织、安排、管理学生实习实训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 对前款规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派遣单位或者非法从事人力资源服务、劳务派遣业务的单位或个人,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九条 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推进多元办学,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平等参与职业教育。 国家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 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工会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等群团组织、行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参与、支持或者开展职业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修正):第三章 职业教育的实施 第二十八条 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举办者应当签订联合办学协议,约定各方权利义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支持社会力量依法参与联合办学,举办多种形式的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 行业主管部门、工会等群团组织、行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委托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的,应当签订委托合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