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教师过失行为的法律制裁是什么? |
释义 | 教师过失犯罪是否会被开除?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果被判处刑罚,将被开除;对于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学校可以决定是否开除。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在于过失犯罪行为可能危害社会,是错误行为,只有造成严重危害时才被视为犯罪。行为人的社会危害性体现在客观效果上,而非主观意愿。 法律分析 一、教师过失犯罪会要开除吗 1、教师构成过失犯罪,如果该教师属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要开除,如果教师是属于签订的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学校可以决定是否开除该教师。 2、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 结语 教师过失犯罪,若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刑,将被开除;若为劳动合同劳动者,学校可决定是否开除。相关法律依据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在于过失犯罪行为可能危害社会,是错误行为,只有造成严重危害时才被视为犯罪,而社会危害性体现在客观效果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二章 预防犯罪的教育 第二十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制度。学校应当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完善学生欺凌发现和处置的工作流程,严格排查并及时消除可能导致学生欺凌行为的各种隐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修正):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三条 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