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申请工伤认定的所需材料清单 |
释义 | 工伤认定所需材料及办理流程。工伤认定申请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包括申请表、身份证、医疗诊断证明等。劳动行政部门将审核资料并进行调查核实,最终作出认定结论。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的行政确认行为。 法律分析 一、工伤认定所需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居民身份证; 3.医疗诊断证明/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4.劳动关系证明,例如劳动合同; 5.用人单位依法成立的登记证书或登记查询通知单; 6.死亡证明(职工死亡); 7.公安部门证明/其它相关证明(工作时间/场所,因工作职暴力伤害等意外伤害); 8.公安部门证明/相关部门证明(因工外出期间,因工作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9.医疗机构抢救证明(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10.民政部门/相关部门证明(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众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二、工伤认定概念简述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劳动者在工作或视同工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其它原因造成了对人身的侵害,为了鉴定该侵害的主体而对过程进行的定性的行为。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一般由劳动行政部门来确认。 三、工伤认定办理流程 1.申请人备齐上述资料向成都社保局或市政务服务中心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窗口工作人员对资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则受理; 3.受理资料后对工伤事故进行调查核实; 4.根据调查情况作出认定结论; 5.将认定结论送至申请人。 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工伤认定一般由劳动行政部门来确认。 结语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给予行政确认的定性行为。申请人需准备完整的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身份证、医疗诊断证明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和调查核实,并根据调查情况作出认定结论。最后,认定结论将送达给申请人。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工伤认定的确认工作。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二条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二条 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费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的支付。 工伤预防费用的提取比例、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卫生行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规定。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投资运营、兴建或者改建办公场所、发放奖金,或者挪作其他用途。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