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食品安全法十倍赔偿规定是什么? |
释义 | 食品安全法规定了消费者可以要求十倍赔偿的规定,对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不符合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同时,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将面临刑事处罚,根据情节轻重可能被判有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故意销售不合格食品不仅需要赔偿,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一、食品安全法十倍赔偿规定是什么?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 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二、销售有毒害食品怎么处罚的? 这种情况属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会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本罪的,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律规定进行处罚。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故意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 本罪是选择性罪名,不仅指行为方式(生产、销售)选择,也包括犯罪对象(有毒、有害食品)选择。司法实践中,根据行为的特征具体确定犯罪罪名,如生产有毒食品罪、生产有害食品罪、销售有害食品罪等。 故意销售不合格的食品是可以向经营者要求十倍赔偿的,情节严重的还需要追究刑事责任,需要按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可以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判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涉案情节特别严重的,还能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结语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对于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刑罚将更为严重。因此,消费者在遭受损害时可以要求赔偿,同时也应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第一百零七条调查食品安全事故,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查清事故性质和原因,认定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 调查食品安全事故,除了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还应当查明有关监督管理部门、食品检验机构、认证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修正):第一章总则第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修正):第三章食品安全标准第二十五条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强制性标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