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无证房屋公证的法律效力
释义
    公证的概念及其效力: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申请,对民事法律行为、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公证具有三大效力:证据效力、强制执行效力和某些法律事项的生效要件。经公证的事实和文书可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具有更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债务人不履行经公证的债权文书,债权人可申请强制执行。某些事项如房屋继承,需经公证方可生效。
    法律分析
    一般来说,公证处不会给没有房产证的房子做公证。即使给房产买卖合同做了公证,法律效力也完全不能对抗房产证。公证处审查此类公证事项时,均可以直接通过核实材料(该房屋是否存在抵押、查封、扣押等情况)而直接予以拒绝办理公证。房产因为存在抵押而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易及流转。
    公证的概念及其效力
    1、公证的概念
    根据公证法的规定,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2、公证的三大效力
    公证法第五章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了公证的三大效力:证据效力、强制执行效力及某些法律事项的生效要件等三大效力。
    (1)证据效力
    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公证因为是公证处行使国家证明责任的机构,所以经过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比一般的证据具有更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2)强制执行效力
    对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3)某些法律事项的生效要件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未经公证的事项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依照其规定。对于房屋赠与、继承等事项,只有经过公证后,才能到房屋管理部门将被继承人遗留的财产变更到继承人的名下。
    结语
    公证作为一种法律行为的证明方式,具有重要的证据效力、强制执行效力以及某些法律事项的生效要件。然而,在房产交易中,没有房产证的房子往往无法通过公证来进行证明和交易。公证处会根据核实材料的情况来决定是否办理公证,而房产证的缺失会使房产存在抵押等问题,导致无法正常进行交易和流转。因此,在房产交易中,确保房产证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
    法律依据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规范登记行为,方便群众申请登记,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不动产登记,是指不动产登记机构依法将不动产权利归属和其他法定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行为。
    本条例所称不动产,是指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国家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不动产登记遵循严格管理、稳定连续、方便群众的原则。
    不动产权利人已经依法享有的不动产权利,不因登记机构和登记程序的改变而受到影响。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2: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