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承担的责任由: 1、一是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决定、命令或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2、二是单位或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采取强制措施的条件为:行政机关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发生或者即将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行政机关采取应急措施或者临时措施,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行政机关采取金融业审慎监管措施、进出境货物强制性技术监控措施,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有以下三类: 1、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具有行政处罚权必须由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必须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2、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有权按授权的范围实施行政行为并成为适格被告。但被授权的组织必须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 3、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受委托的组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2)具有熟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业务的正式工作人员; (3)具备必要的技术检查或技术鉴定的条件。 综上所述,依据法律规定,发生突发事件后,国家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后,如果违反相关控制措施的,对于违反突发事故控制措施的行为,依法快速、从重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行政机关对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的行为,依法快速、从重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