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监护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是什么? |
释义 | 监护人应保护被监护人权益,不得处理其财产。父母或监护人要创造良好家庭环境,履行监护和抚养义务。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教育引导其健康成长。如父母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应委托有能力的成年人代为监护。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不得单独居住。父母或监护人不能放任不管,迫使其离家出走,放弃监护职责。 法律分析 1、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违背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2、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3、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 4、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5、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6、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离家出走,放弃监护职责。 拓展延伸 未成年人监护人的法律责任与法律保护 未成年人监护人的法律责任与法律保护涉及到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安全保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监护人有责任确保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包括提供足够的食物、住所、教育和医疗保健等。监护人还应确保未成年人的安全,预防和防止任何形式的虐待、忽视或伤害。此外,监护人还有义务指导和教育未成年人,培养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法律保护方面,监护人有权利代表未成年人行使法律权益,并应积极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包括在法律纠纷中代表未成年人进行维权。未成年人监护人的法律责任和法律保护旨在保障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和权益保护。 结语 监护人应履行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权益,不处理其财产。父母或监护人应创造和睦家庭环境,履行监护和抚养义务。关注未成年人的身心状况,教育引导其健康成长,预防不良行为。如不能监护,应委托有能力者代为监护。未满16岁未成年人不得单独居住。父母或监护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离家出走。监护人的责任与保护旨在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安全,促进其全面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第三十五条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