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要求主观上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客观上有共同犯罪的行为。共犯人需明知犯罪性质及危害结果,并希望或放任危害发生。此外,共犯人之间需具有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不是孤立犯罪,而是共同犯罪。 法律分析 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要求既要在主观上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又要在客观上有共同犯罪的行为。包括两个内容: (1)各共犯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2)各共犯人之间具有意思联络,都认识到自己不是在孤立地实施犯罪,而是在和他人一起共同犯罪。 拓展延伸 共同犯罪的法定要件与认定方法 共同犯罪的法定要件与认定方法是刑法领域中的重要议题。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多个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形。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的法定要件主要包括共同犯罪的主体、共同犯罪的客体以及共同犯罪的行为方式。在认定共同犯罪时,需要考虑各个参与者之间的共同意图、分工合作程度以及实际行为的贡献程度等因素。常见的认定方法包括直接证据、间接证据、口供、证人证言等。法定要件和认定方法的准确把握对于共同犯罪的定性、定罪和量刑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保护人民安全。 结语 共同犯罪的法定要件与认定方法是刑法领域中的重要议题。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多个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形。在认定共同犯罪时,需要考虑各个参与者之间的共同意图、分工合作程度以及实际行为的贡献程度等因素。法定要件和认定方法的准确把握对于共同犯罪的定性、定罪和量刑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保护人民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