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刑事毁坏罪 立案标准
释义
    刑事毁坏简称刑毁,是刑事罪行之一,指未经授权,将物件的形状、颜色、或原有功能改变。在电脑网络时代,法律立法,刑事毁坏的定义也适用于电脑罪行、黑客之行为。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毁坏财物罪中的犯罪行为通常是由某种现实原因造成的。行为人可能是出于对财物所有人的打击报复、或嫉妒心理或其他类似有针对性的心理态度,毁坏财物使所有人的财产受到损失就是其犯罪目的。
    另外,故意毁坏他人财物构成犯罪的,也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任何人摧毁或损坏任何财产(不论是属于其本人或他人的) 并意图摧毁或损坏任何财产或罔顾任何财产是否会被摧毁或损坏;及意图藉摧毁或损坏财产以危害他人生命或罔顾他人生命是否会因而受到危害,同样干犯罪行,一经定罪可处终身监禁。
    立案标准是判断案件是否成立的初始标准,从刑事诉讼程序的过程来看,立案标准的意义在于启动刑事程序。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量刑标准
    1、犯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刑。“情节特别严重”,是指毁坏个人财物,导致他人精神失常的;
    3、破坏生产、经营设备设施,造成停产或经营停止,引起重大损失;破坏手段极其恶劣的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275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36条第1款的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了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当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