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涉诉的案件法院已收案是什么意思
释义
    已符合立案条件、正式受理的意思。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一、公安机关立案标准包括什么
    公安机关立案标准包括:
    1、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确已发生,包括犯罪行为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和预备犯罪;
    2、当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时,才有必要而且应当立案。
    立案的条件是指决定立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件,是判明立案决定是否正确的依据。
    刑事立案作为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是每一个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的法定阶段,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一种职权,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立案,其作用是为了准确,及时地揭露和惩罚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是准确评价社会治安形势和进行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其材料来源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的犯罪事实或者获得的犯罪线索,单位和个人的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的报案或者控告,犯罪人的自首,只有当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时,才有必要而且应当立案。
    刑事诉讼中的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或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以及自诉人起诉的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二、报案人怎么知道立案了没有
    报案后可以到报案机关去查询是否已立案。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将其作为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三、被骗金额1.7元会立案吗
    被骗金额1.7元,由于被骗金额太小,所以达不到立案标准。
    立案是一个法律术语,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将其作为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司法机关对犯罪案件或民事纠纷审查后,决定列为诉讼案件进行侦查或审理的诉讼活动,是诉讼活动的开始阶段。一般包含刑事案件立案、行政诉讼案件立案及民事诉讼立案。
    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有犯罪事实存在。
    2、该犯罪事实依法需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有犯罪事实,但法律规定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能立案。
    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不能立案;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宣告无罪。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刑法告诉乃论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被告人已经死亡的。
    6、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司法机关对于控告、检举或者自首的材料,应按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通知控告人、检举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如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立案。立案后,一般案件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开始侦查;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审理;如没有犯罪事实,或者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则不予立案。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4: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