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股东如何退出挂靠公司? |
释义 | 挂靠股东退出的方式是将股权转让给实际出资人,名义股东需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名义股东处分股权造成实际出资人损失,实际出资人可请求赔偿。隐名股东退出撤资可通过转让股权给他人或请求公司回购股权。若公司连续五年不分配利润、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营业期限届满或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股东可请求公司按合理价格收购股权。 法律分析 一、挂靠股东怎么样才能退出 1、挂靠股东可以通过将股权转让给实际出资人的方式退出。挂靠股东是指名义股东,名义股东并未实际履行出资义务,也不享有投资权益。名义股东随意处分股权造成实际出资人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第二十四条,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第二十五条,名义股东将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实际出资人以其对于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名义股东处分股权造成实际出资人损失,实际出资人请求名义股东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隐名股东如何退出撤资 1、隐名股东如果想要退股,可以与显明股东将股权全部转让给他人,或者在发生法定情形时请求公司回购股权。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结语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挂靠股东可以通过将股权转让给实际出资人的方式退出。名义股东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实际出资人请求赔偿,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对于隐名股东,他们可以与显明股东将股权转让给他人,或在特定情形下请求公司回购股权。此外,在特定情形下,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要求公司按合理价格收购其股权。以上是对退出挂靠股东和隐名股东撤资的基本解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四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