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农村家庭土地纠纷怎么解决 |
释义 | 一、土地纠纷怎么解决 《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二、关于土地纠纷的法律 土地纠纷是指当事人因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其他有关土地的权利归属问题发生的争议。具体而言,就是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同时对未经确权的同一块土地各据理由主张权属,根据各方理由难以解决的土地权属矛盾。涉及土地纠纷的法律,主要有以下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09年8月27日);《土地调查条例》(2008年2月7日);《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2009年6月17日);《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2004年10月21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2002年4月30日)。 三、农村土地纠纷找哪个部门解决 (一)如果发生土地侵权纠纷,可由当事人双方调解,调解不成可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如果对处理结果不满,可对对方提起事民诉讼,可不经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起诉讼。 (二)土地纠纷的类型有很多,如国家与集体间,集体与集体间,个人与个人间,个人与集体间,或个人与国家间。 (三)土地纠纷一般是土地所有权、使用权间的纠纷,这类案件的情况一般比较复杂,而且查证难度较大。 (四)土地纠纷的案件一般是依照《土地管理法》里面的条例进行处理的,存在争议的土地,在处理完成前,任何一方都不可改变土地现状,不可破坏土地上的附属物及兴建建筑物或是破坏建筑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