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签订劳动合同受伤如何处理? |
释义 | 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否能申报工伤?建议先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劳动关系仲裁,确认是否成立事实劳动关系。如果成立,可以申报工伤并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不成立,可向当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申报程序包括工伤认定和赔偿要求,工伤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工资补偿等。准备材料时需参考《工伤保险条例》和《工伤认定办法》,并收集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和工作时间。注意收集证据以保护合法权益。 法律分析 一、由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这种情况能不能申报工伤 建议先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劳动关系仲裁。如果与相关单位成立事实劳动关系,可以申报工伤,且用人单位将按照《工伤保险条例》承担工伤赔偿责任。如果不成立事实劳动关系,可以向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维权。 二、申报程序 没签劳动合同不影响获得工伤赔偿,只不过一切费用都是由公司承担。现在可以: 1、先到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进行工伤认定,再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等级鉴定;都要经过工伤认定,伤残鉴定,最后按伤残等级确定赔偿。最后要关注一下当地市里的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是关键,工伤得到了认定,才能享受工伤待遇。 2、根据工伤鉴定结果要求相应工伤赔偿,如果单位买了工伤保险,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支付工伤赔偿款,如果单位没买工伤保险,由单位按工伤保险标准支付; 三、工伤赔偿范围 工伤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食宿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停工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四、需要准备的材料 《工伤保险条例》和《工伤认定办法》,上面都有规定。 按照上面的要求去准备材料。 劳动问题: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你双倍工资,补交社保,支付经济补偿。关键一点就是证据,需要你和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的证据,如果工伤得到认定,劳动关系也就得到认定了。至于工作了多少时间,可以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在仲裁或诉讼时由用人单位出具,因为每个人到一个地方工作都应该填写入职表。这样也就证明了你的工作时间,发工资你也要签字,工资发放表也应由用人单位出具,这就证明了你每月的收入状况。 如果用人单位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注意收集证据。如果将来仲裁或诉讼,这很重要。 结语 合理维权,保障权益。对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建议先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劳动关系仲裁,确立事实劳动关系后可申报工伤,用人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申报程序包括工伤认定和赔偿要求,注意准备相关材料。工伤赔偿范围广泛,包括医疗费、工资补偿等。维护合法权益需收集证据,如劳动关系证据、工资发放记录等。若遭受侵权,及时保留证据,以备未来仲裁或诉讼之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六十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 第五十七条 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