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诉讼的第三人如何确定 |
释义 |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7条的规定,所谓行政诉讼第三人,就是指因与被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通过申请或法院通知形式,参加到诉讼中来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行政诉讼第三人有什么特征呢? (一)行政诉讼第三人是与本诉所争议的诉讼标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行政诉讼第三人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l、在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以两个以上当事人为对象所形成的行政法律关系中,原告以外的当事人与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2、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影响到原告与他人之间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3、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原告与其他行政机关之间的特定行政法律关系。 (二)行政诉讼第三人须是参加到他人诉讼中来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三)行政诉讼第三人在法律上有独立的诉讼地位 那么您知道诉讼第三人的类型有哪些吗? 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种类行政诉讼第三人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原告型第三人、被告型第三人和证人型第三人。 1、原告型第三人,是指享有诉权的公民没有在法定期限内起诉,而是参加他人提起的行政诉讼的第三人。 2、被告型第三人,是指应当作为被告参加诉讼,但因原告不指控,而被法院作为第三人通知参加诉讼的行政机关。 3、证人型第三人,是指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主要作用是协助法院查明案件事实的第三人。 以上是关于诉讼第三人的相关规定,您明白了吗?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27条的规定,所谓行政诉讼第三人,就是指因与被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通过申请或法院通知形式,参加到诉讼中来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该内容由 王金虎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