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报警后一定会给受案回执,立案通知书吗?
释义
    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应向报案人出具报案回执,但对于被侦查对象并非有法律强制通知。公安机关在执行拘留时,必须向被拘留人出示拘留证,并在24小时内通知其家属或所在单位。对于被害人报案后,公安机关有义务出具受案回执,但通知被害人的情况并非法律强制。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出具回执。
    法律分析
    如果本人是报案人,一般会通知的,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经审查受案后,应当向报案人出具报案回执。
    如果本人是被侦查对象即犯罪嫌疑人。一般不会通知,只有在确定有违法或犯罪行为,需要拘留或传讯时才会找到本人走相关程序。
    公安机关在执行拘留时,必须向被拘留人出示拘留证。拘留证是公安机关执行拘留的凭证。拘留证应当写明被拘留人的姓名、案由等,并盖有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印章。公安机关拘留人以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对于被害人来说,被害人报案后,公安机关有义务出具受案回执。但抓捕犯罪嫌疑人后,没有法律强制规定公安机关必须通知被害人。
    但现行的做法是:
    1、对于伤害、杀人等侵害到公安人身权利的案件,公安机关会通知到被害人;
    2、对于盗窃等单纯侵犯财产的案件,公安机关可能就未必会第一时间通知了。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八条
    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出具回执。
    拓展延伸
    报警后的程序与通知书发放有关吗?
    报警后的程序与通知书发放有关。一般情况下,报警后警方会进行立案并受理案件,然后向报警人发放受案回执,确认案件已被受理。立案通知书则是在警方完成立案后向相关当事人发放的通知书,内容包括案件的基本信息、立案时间、办案单位等。通知书的发放对于报警人和涉案方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让他们了解案件的进展和后续程序,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报警后的程序与通知书的发放密切相关,是确保案件进展顺利的重要环节。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在受理案件后有义务向报案人出具报案回执,以确认案件已被受理。然而,对于被侦查对象即犯罪嫌疑人,一般情况下不会通知,只有在确定有违法或犯罪行为,并需要拘留或传讯时才会与其联系。公安机关在执行拘留时,必须向被拘留人出示拘留证,并在24小时内通知其家属或所在单位。对于被害人来说,公安机关有义务出具受案回执,但并没有法律强制规定必须通知被害人。然而,根据现行的做法,对于严重侵害公安人身权利的案件,公安机关通常会通知被害人,而对于单纯侵犯财产的案件,则可能不会立即通知。立案通知书和受案回执的发放对于报警人和涉案方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让他们了解案件进展和后续程序,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八十三条 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