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债权人的转让债权有哪些法律规定 |
释义 | 根据《民法典》规定,债权人转让债权时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在债务人不同意的情况下,债权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转让后,债务人有义务向受让人履行债务。 法律分析 一、债权人转让债权的规定有哪些法律? 债权人转让债权的规定: (一)债权人是指依法成立并有效的合同中的债权人,即合同之债的债权人; (二)可以转让的合同权利是指依法成立并有效的合同中约定的权利,即债权,它是一个请求权,不是财产权; (三)第三人是指相对于合同双方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 二、债权人转让债权债务人不同意债权转让有效吗 债权转让通知既对债务人发生效力,不同意不影响债权转让的效力。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除根据合同性质或法律规定不得转让或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情形外,债权人可以将债权转让给他人,且无须经债务人同意。但是债权转让必须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的,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规定,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第五百四十七条规定,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是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受让人取得从权利不因该从权利未办理转移登记手续或者未转移占有而受到影响。 三、债权发生转让后债务人是否有义务为债权人还债 需要看是否履行了通知义务。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因此,债权转让要对债务人发生效力,应当由作为债权人的让与人及时通知债务人。只有这样,受让人才获得请求债务人向自己履行债务的权利,债务人承担向受让人履行债务的义务。 结语 债权人转让债权需要遵守法律规定,通知债务人并得到其同意,否则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同时,债权转让后债务人仍有义务为债权人还债,受让人需要及时通知债务人并办理转移登记手续。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督促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2001-01-08)\t第七条\t债务人对债权债务关系没有异议,但对清偿能力、清偿期限、清偿方式等提出不同意见的,不影响支付令的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0-12-29)\t第四百二十八条\t人民法院收到债权人的支付令申请书后,认为申请书不符合要求的,可以通知债权人限期补正。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补正材料之日起五日内通知债权人是否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2-04-02)\t第四百二十六条\t人民法院收到债权人的支付令申请书后,认为申请书不符合要求的,可以通知债权人限期补正。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补正材料之日起五日内通知债权人是否受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