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违反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规定的行为后果
释义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对于掺入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与投毒罪相比,两者在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以及主观方面存在差异。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对人体健康安全造成损害,将受到相应刑罚。
    法律分析
    一、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怎么处罚?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处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故意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
    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与投毒罪的区别是什么?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与投毒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犯罪客体不完全相同。
    前者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后者侵犯的则是公共安全。
    (2)犯罪主体不同。
    前者既可由自然人构成,也可由单位构成,自然人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后者只能由自然人构成,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
    (3)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前者表现为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后者则表现为直接向可能被大众接触的食物、水源以及牲畜饲料中投入毒药的行为。
    (4)主观方面不完全相同。
    前者以获取非法利益为直接目的;后者则以危害公共安全为故意的内容。
    不管是生产还是销售有毒有害的食品,对于人体健康安全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只要是在食品当中掺入有毒有害的物质,那么将会直接的对此按照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进行处罚,而针对已经对于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犯罪分子,将会按照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处罚。
    结语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进行规定。对于在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明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将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该行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将被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处理此类犯罪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裁定。对于已经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犯罪分子,将会按照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进行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2015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走私烟草专卖品,构成走私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走私烟草专卖品,数额不大,不构成走私罪的,由海关没收走私货物、物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和烟草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犯前款罪的,依法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一百四十七条 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者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22修正):第四章 农产品生产 第二十八条 对可能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兽医器械,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许可制度。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对可能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等农业投入品进行监督抽查,并公布抽查结果。
    农药、兽药经营者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建立销售台账,记录购买者、销售日期和药品施用范围等内容。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