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1、为了抢救被侵权人所支出的合理费用 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对被侵权人要进行及时抢救。这时就产生了医疗费、护理费和交通费等费用。同样是交通事故,有的被侵权人可能在事故当场已经死亡,此时也就没有产生抢救费用;有的被侵权人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还处于受伤状态,由此就产生了抢救费用;有的被侵权人所需的治疗时间较长,相应的医疗费、护理费的支出也要多一些,应当将这些费用计入赔偿费。 2、误工费 即被侵权人从受伤害之后到死亡之前这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误工费。由于被侵权人受伤在医院治疗,不能进行劳动,因此而减少或者丧失了劳动收入,自然应当支付其在这段时间内的误工费。当然,如果被侵权人当场死亡,就不存在误工费的问题,直接按照死亡赔偿金予以赔偿即可。 3、丧葬费 被侵权人死亡后,要为其购买墓地,对其进行埋葬、火化,进行安葬,这时就产生了丧葬费。 4、死亡赔偿金 被侵权人死亡以后,侵权人要对死亡人的近亲属支付死亡赔偿金。 5、精神损害赔偿金 被侵权人死亡以后,对死亡者的近亲属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因此给予其精神损害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金与残疾赔偿金的性质不同,它不是对死者的赔偿,而是对死者近亲属的赔偿。 一、交通事故被撞伤怎么办 1、现场处理 首先,救人第一位。其次,拍照护现场。再次,给交警部门,保险,医院打电话。 2、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是认定事故责任及赔偿的重要依据和证据,在交警进行责任判定时,己方一定要尽可能陈诉自己的意见,因为责任一旦认定,就以责任认定书为准,认定责任背后的成因也很难推翻了。 需要重点提示的是,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认定书之日起三天内向上一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 3、调解或诉讼程序 (1)调解 事故发生后,可以在交警部门的组织下进行调解,就赔偿金额就行协商。但是该调解不是强制程序,当事人可以不同意调解,不同意赔偿金额,在于保险公司的私下调解时,保险公司一般会压低赔偿的标准,对受害人不利。 (2)诉讼 若调解不成的,建议要尽快起诉。在起诉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存相关证据:如住院,出院记录,病例资料,医药费发票、病例本,交通费的发票,所有的财产损失清单及有效的凭证。 (3)起诉 提起诉讼的法院一般是事故发生地法院和被告住所地法院。需要重点考虑的是,交通事故的误工费,残疾、死亡赔偿金一般都以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年平均工资为标准,所以起诉时尽量以年平均工资标准高的法院起诉。 二、交警队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是否能强制执行 交警队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不能够强制执行。我国的调解制度,依据调解主体的不同分为:法院调解,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其中仅有法院调解具有法律效力,能够强制执行。而交警队的调解协议以及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仅有道德约束力,不具有法律约束效力。如果在交警队主持下进行了调解,对方不依照协议来履行赔偿责任,那么只能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解决赔偿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