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02年开始规划,2003年开工建设,历时15年,2018年正式通水。共投资约4900亿元。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复杂的水利工程之一,被誉为“世纪工程”。其主要目的是将长江、汉江水通过引渠北上,向黄淮海地区输送优质水源,解决我国北方地区长期供水难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02年开始规划,2003年正式动工建设,历经15年,2018年6月30日成功通水。整个工程自始至终,共投资约4900亿元,设计规模达到了443.3亿立方米/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历程,不仅代表了我国水利工程发展的巨大成就,也遭遇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例如庞大的投资、复杂的地质条件、环境保护等问题。但在各方努力下,这个工程最终取得了成功,并为我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是否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例如取水点周边环境破坏、引河道生态恢复等。但同时,政府和企业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生态保护和环保治理,包括新建生态岛、水源地保护等。总的来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在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的要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功建设是我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也代表着我国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应该珍惜这一成果,做好后续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为人民的美好生活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六条 社会各界应当支持水利事业的发展,维护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采取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和生态修复等措施;禁止污染和破坏水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