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挪用资金最新标准 |
释义 | 根据《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的工作人员,若涉及数额在1-3万元且超过3个月未还,或进行营利活动,或进行非法活动,将予以追诉。 法律分析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拓展延伸 挪用资金惩罚力度加大:最新法规揭秘 近年来,挪用资金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平。为了维护社会正义,最新法规对挪用资金的惩罚力度进行了加大。根据最新法规,挪用资金的行为将面临更加严厉的处罚,包括刑事责任的追究、罚款以及财产冻结等措施。此外,相关部门还将加强对挪用资金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以便更快、更准确地发现和处理挪用资金案件。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将有效遏制挪用资金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公平竞争的环境。 结语 加强对挪用资金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平。根据最新法规,挪用资金将面临严厉处罚,包括刑事责任、罚款和财产冻结等措施。相关部门将加强监管和协作,以更快、更准确地处理挪用资金案件。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将有效遏制挪用资金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公平竞争的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