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后无过错方能否要求赔偿? |
释义 | 离婚后无过错方可向法院请求赔偿,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重婚、同居、家庭暴力等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情况下,无过错方有权提出损害赔偿。同时,无过错方作为被告时,一审可提出精神赔偿请求,二审期间提出需在离婚后1年内另行起诉。法院在判决精神损害赔偿时会考虑过错程度、行为方式、后果、获利情况、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平等因素。 法律分析 一、离婚后无过错方可以提出赔偿吗 1、离婚后无过错方可以提出赔偿,因为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当一方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其他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损害赔偿。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有其他重大过错。 二、无过错方作被告时可否提出损害赔偿 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一审时可以提出精神赔偿,一审时未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1年内另行起诉。 离婚时无过错方主张无过错损害赔偿,法院一般参考如下法条判决。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拓展延伸 离婚后无过错方能否获得经济补偿? 在离婚后,无过错方是否能够获得经济补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根据不同的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一些法律体系中,无过错方可能有权要求经济补偿,以弥补因离婚而遭受的经济损失。这通常涉及到婚姻财产的分割和配偶赡养义务的考虑。然而,在其他法律体系中,经济补偿可能并不是一个普遍的权利,而是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和标准。因此,无过错方是否能够获得经济补偿,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和法庭判决来确定。建议您咨询专业的律师,以了解适用于您情况的法律规定和可能的权益。 结语 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离婚后无过错方可以提出赔偿请求。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一方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其他重大过错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损害赔偿。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一审时可以提出精神赔偿,二审期间提出的需在离婚后1年内另行起诉。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会根据多种因素确定,包括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行为的具体情节、后果、获利情况、经济能力以及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九十条 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有负担能力的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条 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