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单位辞职劳动仲裁流程
释义
    单位辞职劳动仲裁流程包括提交申请书、仲裁受理、开庭审理、仲裁调解和仲裁裁决;劳动仲裁立案需要劳动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和劳动关系证明等材料;劳动仲裁仲裁地选择以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标准。
    法律分析
    一、单位辞职劳动仲裁流程
    单位辞职劳动仲裁流程如下:
    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4.仲裁调解: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5.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超过十五日。仲裁庭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二、劳动仲裁程序劳动仲裁立案需要哪些材料
    1.劳动仲裁申请书;
    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3.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材料,如劳动合同等;
    4.被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三、劳动仲裁仲裁地怎么选择
    劳动仲裁仲裁地的选择标准如下:
    1.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2.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结语
    劳动仲裁程序包括提交申请书、仲裁受理、开庭审理、仲裁调解和仲裁裁决等步骤。申请人需准备劳动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及劳动关系证明材料,被申请人需提供身份证明。劳动仲裁仲裁地的选择原则是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申请人需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十六章 职位聘任 第一百零五条 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争议的,可以自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申请仲裁。
    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需要设立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公务员主管部门的代表、聘用机关的代表、聘任制公务员的代表以及法律专家组成。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接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生效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的决议:第四章 劳动管理 第二十条 特区企业雇用的职工,由该企业按其经营的要求进行管理,必要时可以解雇,其手续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办理。
    特区企业职工可按照劳动合同规定,向企业提请辞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九章 监督与惩戒 第六十五条 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纪违法行为的,处分期满后自动解除。
    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职级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原职级。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6: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