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养老金调整办法及标准是怎样的 |
释义 | 养老金调整办法及标准:根据规定,退休人员将获得普遍调整增加的养老金。此外,特殊群体还将获得额外的倾斜调整,包括参加革命工作的人员、年龄较大的人员以及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军队转业干部的养老金将调整至全省企业退休人员的水平。 法律分析 养老金调整办法及标准 (一)普遍调整 1、2018年12月31日前按规定已办理正常退休手续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42元。 2、2018年12月31日前退职及“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12元。 3、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折算年限)每满1年每月再增加25元;“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缴费年限按15年计算。 (二)特殊调整 在普遍调整的基础上,对以下群体再给予倾斜调整: 1、符合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1945年9月2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每月再增加30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期间参加革命工作的,每月再增加20元。 2、1953年12月31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不含建国前老工人),每月再增加15元。 3、2018年12月31日前年满70至79周岁的,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年满80周岁及以上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40元。 4、在设立机关事业单位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地方的企业退休、退职及“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一类地区每人每月再增加5元,二类地区每人每月再增加10元,三类地区每人每月再增加15元。 5、军队转业干部按上述规定调整后其基本养老金低于全省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的,调整到全省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 结语 根据以上养老金调整办法及标准,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对不同群体的养老金进行了细致的调整和倾斜。无论是按照退休时间、缴费年限还是年龄等因素,都有相应的增加。特别是对于参加革命工作的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给予了额外的补贴。这一系列调整措施的出台,有助于提高养老金待遇,更好地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第十八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第十八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第十一条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