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监护人能否继承智障人的遗产?法律规定如何? |
释义 | 智障人的遗产监护人是否能继承,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若监护人为其法定继承人则可以继承。遗产继承顺序按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等顺序进行。立有遗嘱的情况下,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丧失继承权时,遗产按法定继承办理。继承遗产应清偿税款和债务,超过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无清偿义务。继承顺序明确保障遗产有序分割,同时应坚持男女平等和照顾弱势继承人的原则。 法律分析 一、智障人的遗产监护人能继承吗 智障人的遗产监护人是否能继承,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监护人为其法定继承人则可以继承。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二、遗产继承顺序是怎么样的 1、遗产继承顺序,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先后秩序。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在遗产继承中,被继承人立有遗嘱将其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或者在遗嘱中明确将其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应遵照该遗嘱执行。 2、立有遗嘱的遗产继承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的;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3、继承顺序的明确为遗产的有序分割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在遗产的分割中,应坚持男女平等,养老育幼、照顾病残,以及互谅互让、团结和睦的原则。即便是立有遗嘱的情况下,也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以及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 4、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无清偿义务,当然自愿清偿的除外。 结语 智障人的遗产监护人是否能继承,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若监护人为其法定继承人则可以继承。遗产继承顺序按照民法典规定,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遗嘱继承中若存在放弃、丧失继承权等情形,则按照法定继承办理。继承顺序的明确保障了遗产有序分割,同时应坚持男女平等、养老育幼、照顾病残、互谅互让、团结和睦的原则。继承遗产应清偿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无清偿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六章 财产权益 第五十九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其继承权不受子女代位继承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条 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