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赔偿:雇佣关系能否申请? |
释义 | 雇佣关系中受伤不能申请工伤保险,只能适用一般民事侵权。根据最高法院解释,雇主应承担赔偿责任,第三人造成损害时可以向第三人或雇主要求赔偿。雇员可通过鉴定机构确定伤情等级,不服鉴定结果可重新鉴定或通过诉讼申请。依据侵权赔偿时效一年的规定,受害人可在一年内起诉维护权益。要求雇主承担民事责任需满足构成要件。了解自身关系,选择适用法律保护自身利益。如有疑问,请登录律师网站了解。 法律分析 一、雇佣关系能申请工伤吗 雇佣关系中雇工受伤,不能认定为工伤,也即受伤的劳动者是不能申请工伤,然后获得工伤保险待遇的。 构成工伤的条件: (一)主体:必须是劳动者 (二)主观方面:必须是非基于本人意志造成的事故伤害 (三)时间方面:必须是工作时间 (四)地点方面:必须工作场所或者与工作有关的场所 (五)原因方面:必须是工作原因。 在雇佣关系中受伤,雇工与雇主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双方并不构成劳动关系,所以不能适用工伤,对于此类受伤,只能适用一般民事侵权。 二、雇佣关系受伤应该怎么赔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雇工的伤情确定,只要有鉴定资格的机构均可以确定其伤情等级。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当事人经协商可以到鉴定机构重新鉴定,或通过民事诉讼程序向法院申请重新鉴定。 雇佣损害赔偿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赔偿时效一年的规定,受害人明知和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可在一年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律的保护,也可直接向雇主和有关单位主张解决,在主张权利时时效中断。 雇员要求雇主承担民事责任时,要符合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即首先雇员必须有损害事实存在;其次雇主有违法行为;再次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最后雇主主观上有过错。只有具备了以上要件才能要求雇主承担侵权责任。 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保护原则,当我们受伤时,首先要知道自己所处的关系,才会知道应该按照什么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雇工受伤时,雇主要承担责任,是第三人造成损害的,可以选择向第三人或者雇主要求赔偿。如果你对上述问题存在疑问,可以登录律师网站进行了解。 结语 在雇佣关系中,受伤的雇工无法申请工伤保险待遇,因为雇佣关系中的受伤不被认定为工伤。只有符合工伤的条件,如劳动者身份、非意外事故伤害、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等,才能申请工伤保险。对于雇佣关系中的受伤,只能适用一般的民事侵权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雇主应当承担雇员在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责任。如果损害是由第三人造成的,赔偿权利人可以向第三人或雇主请求赔偿,并可向法院申请重新鉴定伤情。受伤者应根据不同关系的保护原则,选择适用的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有疑问,可登录律师网站了解更多信息。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七条 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应当客观、公正。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或者参加鉴定的专家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九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依照本条例第二十六条和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进行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的期限,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