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和解协议是否有效,针对工伤事件?
释义
    发生工伤后,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和解协议有效吗
    一、发生工伤后,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和解协议有效吗
    1、对于劳动者受伤后,在医疗期间的“私了”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力的问题,对此我国法律目前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劳动者受伤后在医疗期间与公司不公平的有损劳动者权益的“私了”协议,或者是劳动者对公司的一切问题自负的单方保证,都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2、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即使达成了一致协议,并经过了公证,如果劳动者反悔的,也会被人民法院推翻已经签字的私了协议。但是,工伤发生后,如果用人单位既未向主管部门上报,又未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认定工伤,在这种情况下的协议是无效的。如果用人单位及时向行政主管部门上报,并启动工伤认定程序,那么这种情况下的私了协议是有效的。
    3、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五百零六条【免责条款效力】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二、工伤纠纷是否可以和解
    1、工伤,又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2、工伤赔偿纠纷可以双方私下签订和解协议,此协议视为民事合同,双方有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
    若双方经劳动仲裁委会调解签订调解协议,这时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若一方不履行则可直接申请书法院强制执行。
    3、首先区分是工伤纠纷还是雇佣损害赔偿案件。
    两者的赔偿程序和标准有较大的区别,导致的赔偿金额也有差距。
    属于劳动纠纷应先申请工伤认定,再依法申请作出劳动能力鉴定,就鉴定结论要求赔偿,协商不成的提起劳动仲裁。
    (要有劳动关系证明才可以按照工伤处理)工伤的赔偿依据是本人工资和社平工资,起诉的被告是单位。
    而属于临时性的劳务、雇佣行为,由雇主承担一定赔偿责任,协商不成可以直接起诉要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
    发生工伤后,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和解协议有效吗发生工伤之后劳动者不要盲目答应单位和解协议,至少要看清楚和解协议对自己有用再来确定。
    发生工伤后劳动者可以为自己争取到哪些权益不清楚,也可以找优律师网专业律师来问问。
    相关内容:不上报工伤不补偿职工如何维权,工伤申报受理
    一、不上报工伤不补偿职工如何维权
    单位不上报个人可以到企业所在区县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但是时限是一年。超过一年的,到法院起诉。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
    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
    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工伤申报受理
    1、保险科接到申请后15日内进行审查。
    对符合条件的应当受理,对不属于本管辖的告知申请人。
    2、申请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在30日内补齐材料。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劳动合同复印件1份;
    (二)医疗诊断证明(病历、费用清单、检查单等)复印件1份;
    (三)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四)交通事故的,提供交警部门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如受伤职工为驾驶员的附驾驶证复印件;
    (五)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事故伤害的,需提交公安部门或法院的有关证明;
    不上报工伤不补偿职工如何维权员工工伤之后,公司如上报工伤也不肯承担赔偿责任,就应该要通过法律途径积极维权。
    不上报工伤不补偿职工要进行维权但不知道怎么做,想要了解具体维权方法,可以找优律师网律师问问怎么维权。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该怎么办
    根据《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职工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应承担哪些费用?
    员工的工伤待遇需要先向工伤认定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找劳动仲裁部门申请工伤鉴定。如果用人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的,当职工遭到工伤,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工伤或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的,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但有些费用需要用人单位承担,比如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等。
    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能要求工伤认定吗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只要有能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就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用工单位需承担责任吗
    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承担连带责任。
    如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的劳动争议无关或者在劳动派遣协议中明确约定了由派遣公司承担相关责任的,用工单位可以进行抗辩。
    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怎么解决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采取以下途径处理:
    (1)协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平等、公平、自愿、合法的前提下,可以自行协商处理。
    (2)申请调解。劳动者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仲裁。如果没有达成调解协议或者拒绝调解而要求仲裁的,可以申请仲裁。如果劳动者不愿意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本单位没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劳动者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起诉。如果劳动者对劳动者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该内容由 李红丽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