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网络诈骗罪名的认定依据是什么? |
释义 |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在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情况下应当被逮捕:首先,必须有证据证明其存在犯罪事实,其中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七种证据;其次,对其所犯罪行的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最后,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等非关押措施无法防止其可能逃跑、毁灭证据、威胁证人或重新犯罪等社会危险行为。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符合逮捕的要求。 法律分析 犯罪嫌疑人如果同时具备了以下三个条件的,即应当逮捕: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有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等七种。只要有任何一种证据能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即符合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具体说来,这主要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 (1)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2)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3)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这里的犯罪事实可以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中的一个。 2.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有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如果所犯罪行可能连徒刑都判不了,即表明所犯罪行的社会危害性较小,就无必要逮捕。 3.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不关押措施,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如有逃跑、毁灭证据,威胁、报复证人,可能重新犯罪等。 拓展延伸 网络诈骗逮捕的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 网络诈骗逮捕的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网络诈骗是指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以虚假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其逮捕条件一般包括:有明确的诈骗事实和证据;涉案金额较大;犯罪嫌疑人具有明确身份;逮捕对案件调查有重要意义。相关法律规定包括: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了网络诈骗的刑事责任;《网络安全法》对网络诈骗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公安部等部门发布的相关规定也对网络诈骗行为进行了打击。综上所述,网络诈骗逮捕的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旨在保护公民财产安全,维护网络秩序,打击网络犯罪行为。 结语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对于犯罪嫌疑人的逮捕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犯罪行为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逮捕是为了防止社会危险性。对于网络诈骗,逮捕条件包括明确的诈骗事实和证据、涉案金额较大、犯罪嫌疑人身份明确且逮捕对案件调查有重要意义。相关法律规定旨在保护公民财产安全,维护网络秩序,打击网络犯罪行为。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