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法关于盗墓规定是什么 |
释义 | 该法律规定了私自挖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并非法占有文物的犯罪行为及其刑罚。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分为三种情况,分别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有特定情形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盗掘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分析 多次私自挖掘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旨在非法占有其中的文物,违反了国家文物管理法的规定。这种行为构成了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 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指使他人使用暴力手段共同劫取他人财物,包括国家级文物,那么行为就构成了抢劫罪。 如果以牟利为目的,自行或帮助他人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且情节特别严重,那么行为就构成了倒卖文物罪。如果一个人犯有数罪,应依法予以并罚。 《刑法》关于盗墓相关规定: 《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盗掘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多次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四)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并盗窃珍贵文物或者造成珍贵文物严重破坏的。 拓展延伸 盗墓罪和抢劫罪都是犯罪行为,但是它们的刑罚区分在于所盗物品的性质不同。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规定,盗墓罪是指盗掘、挖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等文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根据《刑法》第三百二十七条规定,抢劫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行为。因此,如果行为人盗墓,则构成盗墓罪,所犯之罪从重处罚;而如果行为人抢劫,则构成抢劫罪,所犯之罪从重处罚。 结语 私自挖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是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包括非法占有文物、情节较轻和情节严重等情形,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刑罚。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指使他人使用暴力手段共同劫取他人财物,包括国家级文物,那么行为就构成了抢劫罪。如果以牟利为目的,自行或帮助他人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且情节特别严重,那么行为就构成了倒卖文物罪。如果一个人犯有数罪,应依法予以并罚。 法律依据 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2019-05-28)\t第十三条\t国家加强人类遗传资源保藏工作,加快标准化、规范化的人类遗传资源保藏基础平台和人类遗传资源大数据建设,为开展相关研究开发活动提供支撑。 国家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医疗机构、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相关研究开发活动需要开展人类遗传资源保藏工作,并为其他单位开展相关研究开发活动提供便利。 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2019-05-28)\t第十二条\t采集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应当事先告知人类遗传资源提供者采集目的、采集用途、对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个人隐私保护措施及其享有的自愿参与和随时无条件退出的权利,征得人类遗传资源提供者书面同意。 在告知人类遗传资源提供者前款规定的信息时,必须全面、完整、真实、准确,不得隐瞒、误导、欺骗。 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2019-05-28)\t第十一条\t采集我国重要遗传家系、特定地区人类遗传资源或者采集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种类、数量的人类遗传资源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并经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批准: (一)具有法人资格; (二)采集目的明确、合法; (三)采集方案合理; (四)通过伦理审查; (五)具有负责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的部门和管理制度; (六)具有与采集活动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和人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