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骨折伤残鉴定的规定是什么 |
释义 | 骨折伤残鉴定标准及赔偿: 根据国家颁布的标准,骨折伤残鉴定分为10级、9级和8级。具体级别取决于骨折类型和后遗症。肋骨骨折属于可恢复伤,但并发症可索赔。腰椎骨折达到三分之一以上构成十级伤残。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赔偿金等。根据民法典规定,侵害他人造成的损害需赔偿相应费用。 法律分析 发生骨折后,需要进行伤残鉴定。具体的伤残鉴定办法是,首先发生骨折后,要及时就诊,然后经过专业的骨科医生给出明确诊断,有骨折存在,一般可以定为10级。如果骨折端出现旋转、成角、短缩等畸形,或者是发生在关节内的骨折,一般可以定为9级。还有一种情况,病人发生骨折后,在经过正确治疗后,仍出现患肢短缩、走路跛行、关节功能活动障碍等情况,一般可以定为8级。最后的伤残鉴定标准,还是应该以国家颁布的标准为准,因为国家所颁布的标准具有法律效应。 两根肋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 肋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出现肋骨骨折的现象就要进行伤残鉴定,以肋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作为具体赔偿事宜。十级级的标准:4肋以上骨折或2肋以上缺失;九级的标准:8肋以上骨折或4肋以上缺失;八级标准:12肋以上骨折。肋骨骨折属于可恢复伤,不会构成伤残。但如果引起并发症,可以一并索赔。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腰椎骨折伤残鉴定标准及赔偿 腰椎压缩性骨折达到三分之一以上的,构成十级伤残。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赔偿金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伤残鉴定标准对于骨折伤残的评定十分重要。根据国家颁布的标准,肋骨骨折的伤残评定需符合具体条件,而腰椎骨折的伤残评定则需达到一定程度。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对于不同的伤残情况,赔偿范围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伤残鉴定和赔偿时,应参考国家标准,并依法进行相应的赔偿。 法律依据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2018修订)》第七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