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概念是什么 |
释义 | (一)犯罪预备的概念: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二)犯罪未遂的概念: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是犯罪未遂。 (三)犯罪中止的概念:在犯罪过程,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四) 一、入室行凶致人重伤怎么处理 持刀入室杀人涉嫌故意杀人罪,未造成伤亡要根据具体情形确定被告人承担的刑事责任。如果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可以从轻减轻处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二、盗窃了东西又送回去是否算犯罪中止? 盗窃行为人在盗窃之后又将东西又送回的情形,不构成犯罪中止,在对财物获得控制的一刻就已经构成了犯罪的既遂。犯罪中止指的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而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 三、如何认定犯罪着手 认定犯罪着手:犯罪着手是指开始实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具体犯罪行为并且产生对具体法益的危险即视为着手。着手是区分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关键所在。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