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能否通过购房合同出售房产? |
释义 | 购房合同不能直接卖房,需要等待房产证下来后才能进行交易;根据最高法院解释,如果买受人未能在约定期限内取得不动产权属证书,出卖人需承担违约责任;购房合同可以作为贷款的依据,携带相关证明文件可去银行办理。 法律分析 一、只有购房合同能不能卖房 1、只有购房合同不能卖房。 2、房产证还没有下来,房子只有购房合同的,一般不可以进入市场进行交易。 3、房产证通常是购房者通过交易,获得了房屋的合法所有权,并且可以依法对所购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的证件。 4、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四条由于出卖人的原因,买受人在下列期限届满未能取得不动产权属证书的,除当事人有特殊约定外,出卖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期限;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尚未建成房屋的,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 (三)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已竣工房屋的,自合同订立之日起90日。 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或者损失数额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已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二、凭借购房合同可以贷款吗 1、可以凭借购款合同贷款。 2、凭借买卖合同,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收入证明就可以去银行办理。 拓展延伸 购房合同的法律效力及其适用范围 购房合同是买卖双方就房产交易达成的法律协议,具有法律效力。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购房合同是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约束,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合同中包括房屋的描述、价格、付款方式、交付时间等要素,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购房合同适用于房屋买卖、转让、出租等交易形式。然而,购房合同的法律效力和适用范围也受到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的限制。在特定情况下,如合同违约、纠纷解决等,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进行裁决。因此,购房合同的法律效力和适用范围是确保房产交易安全和合法的重要法律保障。 结语 购房合同是确保房产交易安全和合法的重要法律保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购房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购房合同适用于房屋买卖、转让、出租等交易形式。然而,购房合同的法律效力和适用范围受到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的限制。在特定情况下,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进行裁决。购房合同的签订对于贷款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以凭借购款合同向银行申请贷款。因此,购房合同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确保了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 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或者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的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期限届满后超过一年,由于出卖人的原因,导致买受人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 由于出卖人的原因,买受人在下列期限届满未能取得不动产权属证书的,除当事人有特殊约定外,出卖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期限;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尚未建成房屋的,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 (三)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已竣工房屋的,自合同订立之日起90日。 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或者损失数额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已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 对房屋的转移占有,视为房屋的交付使用,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房屋毁损、灭失的风险,在交付使用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使用后由买受人承担;买受人接到出卖人的书面交房通知,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的,房屋毁损、灭失的风险自书面交房通知确定的交付使用之日起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