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探望权的规定和行使范围是什么?
释义
    隔代亲属无法行使探望权,只有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才有此权利。探望权是法定的,任何人都不能干预。直接抚养方有协助义务,拒不履行可被强制执行。探望权不仅是父母的权利,也是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在离婚协商中,父母应合理安排探望时间和方式,子女也有权向法院请求会面。离婚解除婚姻关系但亲情关系不变。
    法律分析
    一、探望权可以隔代行使吗
    探望权是指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依法享有的在一定时间,以一定方式探视、看望子女的权利。探望权是法定的权利,是以法律形式对亲情交流和维系的保障,任何人都不得非法干预。享有探望权的主体是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亲或者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
    根据我国《民法典》有关规定,配偶生有子女后离婚的,子女无论随父亲或母亲生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父母对于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协助一方拒不履行协助义务的,探望人可申请人民法院采取强制措施。对探望权不履行义务的,可以强制执行(拘留或罚款)。但是,我国《民法典》规定探望权享有的主体为子女的父母,而没有直接规定爷爷或者奶奶(隔代)的亲属的探望权。
    二、哪些人能行使探望权
    依法享有探望权的主体,只能是不直接抚养孩子的父或母,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及兄弟姐妹等不能作为行使探望权的主体。抚养时间长短不是决定探望权的依据,老人为子女甘心情愿无私奉献,隔代亲和疼爱之心可以理解。
    “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是指直接抚养方父或母应履行协助探望权人实现探望的权利的义务。探视应本着方便探望人,和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原则,协商确定合理的探望时间、方式,或者按照法院判决安排探望时间。如果子女拒绝探望时,直接抚养一方的父或母应该说服子女同意探望。探望权不仅是父母之权利,更是未成年子女之权利,未成年子女也可以向法院请求与父母会面。
    在现实生活中,离婚是因父母感情破裂才解除婚姻关系的,许多父母在协商时就会过多考虑自己的利益,故意提出不合理的探望时间、方式,甚至以不利于子女成长为由阻碍或拒绝探望,侵害了对方的探望权利时,有探望权的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依法确定探望的时间和方式。父母婚姻关系虽解除,但其血缘关系没有断绝,其亲情关系也不会改变。
    结语
    探望权是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依法享有的权利,旨在保障亲情交流和维系。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享有探望权的主体为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亲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而没有直接规定爷爷或奶奶等隔代亲属的探望权。探望人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保障其探望权的实现。离婚虽然解除了婚姻关系,但父母的血缘和亲情关系永远存在,探望权的行使应本着方便探望人和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原则,通过协商或法院判决确定合理的探望时间和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条 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三条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0:5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