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个人是否可以合法地借高利贷?
释义
    高利贷不犯法,但追要高利贷的暴力手段是违法的。借高利贷者需承担偿还本金和合理利息的责任,利息不得超过同期银行四倍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不超过年利率24%时,应支持出借人要求支付利息;超过年利率36%的部分约定无效,借款人可要求返还超过部分的利息。
    法律分析
    不管是放高利贷的人还是借高利贷的人,都不犯法的,如果用暴力手段追要高利贷那就违法了。
    借高利贷者应承担什么责任
    在一般的借贷关系中,借款合同明确约定还款期限时,借款人未按约定偿还借款的有两种情况。
    1、迟延还款
    即借款人在约定的期限届满时未还款。借款人过期未还借款,势必影响到贷款人的资金周转,损害贷款人的利益,因此,借款人迟延还款的,应负违约责任。另外,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借款的,贷款人依法享有要求保证人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或对担保物优先受偿的权利。
    2、提前还款
    即借款人在约定的偿还借款期限届满前偿还借款。当事人对提前还款有约定的,按约定履行,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约定提前还款条款的,如提前还款不损害当事人利益,可不经贷款人同意而提前还款,利息按实际借款期间计算;如提前还款损害贷款人利益的,贷款人有权拒绝借款人提前还款要求。
    而高利贷作为不受法律保护的一种借贷行为,借款人承担的是偿还本金以及合理的利息也就是同期银行四倍范围内的利息的责任。
    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它是信用的基本形式。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之前,在现代银行制度建立之前,民间放贷都是利息很高的。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中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第二十六条规定: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结语
    借高利贷者应承担适当的责任。迟延还款会导致违约责任,损害贷款人的利益。借款人应按时偿还借款,否则贷款人有权要求保证人偿还或优先受偿。提前还款应按合同约定履行,如无约定,可在不损害贷款人利益的情况下提前还款。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应偿还本金及合理利息,不得超过同期银行利率的四倍。根据相关规定,超过标准的高利借贷行为应予取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借贷双方约定利率不超过24%时,应支持出借人请求支付利息;超过36%的部分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可请求返还。
    法律依据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23: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