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单位怎样向劳动者公示规章制度,让劳动者知道公示内容是什么? |
释义 | 一般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将规章制度编入到员工手册中,并要求员工签字确认;二是通过规章制度培训,向职工传达,并组织职工考试;三是通过公示栏或内部局域网向劳动者公布,并对其进行拍照、录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的程序,以防止用人单位滥用其自主管理权力,利用规章制度侵害劳动者权益。唯有根据民主、正当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才符合法律规定,才能作为用人单位行使单方面解除权的依据。风险提示: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公示才有效吗 单位的规章制度并不是要经过公示才有效,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就具备法律效力。但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规章制度如何公示才能被裁判机关认可? 规章制度公示方法如下:(1)直接将规章制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让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上签字确认。(2)将规章制度以员工手册的形式发给员工,并让员工签字确认。(3)将规章制度放在公司网站上由员工浏览。(4)将规章制度放在公司公共区域将规章制度内容全文公告,并且将公示现场以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备案。(5)将规章制度发到员工个人邮箱里,保留发信记录。(6)在员工入职登记表中声明已将公司规章制度告知员工,并让员工签字确认。(7)进行规章制度方面的考试,并保留相应的试卷。(8)进行规章制度方面的培训,并保留培训签到记录。风险提示:用人单位在制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而解除劳动合同,单位怎样避免败诉风险? 一、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内容要具体完善。《劳动合同法》在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等方面,还是赋予了用人单位自主性,用人单位需要通过规章制度来进一步补充、细化、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占据主动地位。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经过民主程序。用人单位直接关系到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应满足三个条件:(1)要依法制定,即合法;(2)要经过民主程序;(3)公示或告知。三、用人单位应当做好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证据保存工作。在劳动争议诉讼中,用人单位需要承担的举证责任主要有两种:1、谁主张、谁举证,即用人单位对自己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2、举证责任倒置情形,即劳动争议事项相关的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四、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要事先通知工会,征求意见。五、用人单位书面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应有效送达劳动者。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将在劳动者接收时生效。没有将通知送达劳动者的,通知不发生法律效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依然存续。风险提示: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对劳动者有约束力吗?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对劳动者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并向本单位职工公示使其知悉的规章制度,对本单位以及本单位的劳动者具有约束力,本单位以及本单位劳动者应当遵守。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风险提示:用人单位应当保持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约定的一致性,为了避免规章制度修订与劳动合同约定不一致导致适用依据的混乱,其有必要时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规章制度作为本合同附件一并执行,劳动合同条款与规章制度的规定不一致时,条款自动失效,以规章制度为准。 签合同后公司没有公示过任何规章制度和考核标准,能在试用期辞退员工吗? 签合同后公司没有公示过任何规章制度和考核标准,不能在试用期辞退员工,如果没有任何明示已知的录用条件,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行使此项权利,否则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关系。法律虽赋予了用人单位依法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但也需遵循相关的程序规定,不得随意为之。用人单位应当证明该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该录用条件应当在offer、劳动合同、员工手册、公司规章制度中予以体现。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因此,今后凡是没有经过公示或告知劳动者的规章制度,就不具有规章制度应有的法律效力,用人单位也不得依此解除劳动关系。风险提示: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过失性辞退和无过失性辞退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该内容由 陆洋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