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保护未成年的法律
释义
    保护未成年的法律有以下几种: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孩子们是国家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我们对他们的合法权给予特殊呵护,也是一项具有挑站性的工作,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到其中,我们每一个人一起完成,共同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让孩子们活泼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一代强人,将来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特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专门法律,具体规定了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责任。增加未成年犯罪独立的罪名,明确从宽处罚原则,适当降低处罚的力度,放宽减刑、假释的条件,借鉴外国以教育为主的理念,对未成年犯罪加以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我国政府一贯重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努力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宪法》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其他法律关于未成年人权利的规定必须以宪法为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中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基本法。所有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给予保障的公共性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六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其他法律、法规已规定行政处罚的,从其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一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责任,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对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人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二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