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律规定2023年离婚孩子归谁?
释义
    离婚后探视权的时间规定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只对于探望权有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父母的探望权】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
    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
    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探视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
    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1、探视权是一种身份权。
    亲权是父母基于其身份所有的权利义务。
    ②探望权属于亲权范畴,探望权产生的基础是父母对子女享有的亲权,其权利的主体是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父或母,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特有权利,因此是一种身份权。
    2、探视权是法定权。
    现实生活中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关爱、照顾,产生于血缘关系和人之伦理道德。
    “出礼入刑”,父母关爱看望自己亲生子女的心理需求从伦理道德的层面上升为法律。
    由国家权力予以调整便产生了对探望权的规定。
    该法律条文对探望权的行使、中止和权利的恢复情况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还明确了直接抚养方的协助义务。
    婚姻关系终止,只要直接抚养权一确定,探望权也同时成立,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对未成年子女就依法享有探望权。
    非有法定理由不得予以中止或剥夺。
    3、探视权是受限制的权利。
    探望权的基础和设立的初衷,都是以保障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为前提。
    探望权源于亲权,但必定不同于亲权。
    因此探望权的行使,不能和亲权一样随时随地都可以行使。
    要在不侵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和子女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权人通过与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协商或法院裁决确定的方式,确定合适的时间和对子女适宜的地点来行使。
    同时法律还规定了,行使探望权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时,人民法院有权中止探望权的行使。
    4、探视权是探望权人的一项单纯的权利。
    探望权为单向性,只有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享有,而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一方的父或母则是探望权的义务主体,应该协助探望权人实现探望的权力。
    对于未成年子女只是探望权行使的对象,不是探望权权利义务的相对人,不能通过诉讼方式要求探望权人对其进行探望。
    当然未成年子女要求不直接抚养他的一方父母来看望他,或者直接抚养子女的以方要求另一方行使探望权,法律绝对允许,但没有强制性保障其权力的规定。
    我国现有立法还停留在只规定不直抚养子女负有支付抚养费的义务的层面,这对于未成年子女来,只能保障其生活的物质需求,不能保障其情感心理成长的精神需求。
    离婚后没有获得抚养权的一方是拥有子女的探视权,是可以随时探视子女的,另外一方应该无条件配合,不得进行阻挠。
    探视的形式与时间都是由双方协商确定的,如果协商不成或者是另外一方阻挠探视,是可以起诉让法院判决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9: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