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有关产品质量问题的赔偿问题 |
释义 | 产品质量问题的赔偿,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赔偿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责任承担者是生产者和销售者,生产者应对产品质量负责,销售者应保持产品质量。如果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受害人可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赔偿。如果是销售者的过错导致损害,销售者应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产品质量法》,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建立内部质量管理制度。 法律分析 一、产品质量有问题怎么赔偿 产品质量有问题的赔偿是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 二、产品质量责任的诉讼时效 产品质量责任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产品质量问题谁承担责任 1.产品质量问题的责任承担者是生产者和销售者。 2.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3.销售者应当采取措施,保持销售产品的质量。 4.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 5.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承担赔偿责任。 《产品质量法》第三条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以及相应的考核办法。 结语 产品质量问题的赔偿责任由生产者和销售者共同承担。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消费者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时可以要求商家赔偿金额为购买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最低赔偿额为500元。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自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生产者应对产品质量负责,销售者应采取措施保持产品质量。如果产品缺陷导致人身或他人财产损害,受害人可向生产者或销售者索赔,若是销售者的过错导致缺陷,销售者应承担赔偿责任。生产者和销售者都应建立健全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和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修正):第三章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二节 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三十三条 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生产者、销售者依照本法规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修正):第三章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二节 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三十六条 销售者销售的产品的标识应当符合本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