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拘留、拘役和管制的区别是什么?
释义
    拘留拘役管制的区别:期限、执行机关、关押和劳动待遇。管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执行机关是社区矫正机构,无需关押,劳动同工同酬;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需要关押,劳动酌量发酬。
    法律分析
    拘留拘役管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期限不同。管制规定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超过3年;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超过1年。
    2.执行机关不同。管制的执行机关是地方社区矫正机构;拘役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
    3.是否关押。管制不需要关押;拘役需要关押,但每月可以回家1-2天。
    4.参加劳动的待遇不同。判处管制的犯罪人员参与劳动实行同工同酬;判处拘役参加劳动的,酌量发给报酬。
    拓展延伸
    拘留、拘役和管制:法律制度中不同程度的限制措施
    拘留、拘役和管制是法律制度中用于限制个人自由的不同程度的措施。拘留是指在刑事案件中,警方依法将犯罪嫌疑人限制在特定场所一段时间,以便进行调查和审判。拘役是一种刑罚,被判处拘役的人将被关押在特定的监狱中,执行一定的刑期。而管制是对违法行为进行限制和监管的一种措施,适用于轻微的违法行为,通常包括限制居住、限制出行等。这三种措施在限制程度、执行条件和适用范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的权益。
    结语
    拘留、拘役和管制,是法律制度中限制个人自由的不同程度措施。拘留限制在特定场所进行调查和审判,拘役则是关押在监狱执行刑期,而管制适用于轻微违法行为,限制居住和出行等。这些措施在限制程度、执行机关和期限上有所不同,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八十五条 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四节 拘 留 第一百二十七条 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制作拘留通知书,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拘留通知书应当写明拘留原因和羁押处所。
    本条规定的“无法通知”的情形适用本规定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条规定的“有碍侦查”:
    (一)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二)可能引起同案犯逃避、妨碍侦查的;
    (三)犯罪嫌疑人的家属与犯罪有牵连的。
    无法通知、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对于没有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家属的,应当在拘留通知书中注明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十章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第一百一十八条 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
    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
    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0: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