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司应承担何种责任? |
释义 | 财务被骗受罚:根据财务人员过错程度确定责任,并承担相应比例的过错责任;若与外人通谋侵占公司财物,可能涉嫌犯罪;可先报警处理;在抓到人之前,可根据公司章程和劳动合同追责。财务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单位可根据内部劳动纪律处罚或依据劳动法辞退员工,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法律分析 公司财务人员被诈骗要根据财物人员的过错,承担过错责任,也就是说有多少比例的过错就承担该比例的过错责任;如果是与外人通谋合伙侵占公司财物,则可能涉嫌犯罪。比如:诈骗罪或者职务侵占罪,具体定性根据其职务上的职权范围,既然被骗可以先报警处理。在抓到人之前是可以根据公司章程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对财务人员的过错部分进行追责。 财务被骗受罚 首先根据出纳的过错大小具体情况确定责任,然后严重违反财务制度本身行为就有过错,因此给单位造成的全部直接经济损失,财务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单位劳动纪律处罚 如果单位有内部的劳动纪律,比如员工手册等明确记载了处罚方式,对于会计严重违反财务制度造成单位重大损失的行为,可以根据单位内部的劳动记录做出相关处罚。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单位的内部制度和员工手册等必须要经过劳动者签字任何或者工会认可才对员工生效,才能做出处罚依据,否则无法做出相关处罚。 2、劳动法处罚 因该会计严重违反财务制度,造成单位重大经济损失,该员工有过错,你单位可以将其辞退,且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 拓展延伸 公司责任的范围和界限是什么? 公司责任的范围和界限涉及多个方面。首先,公司应承担的责任包括合法经营、保护消费者权益、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履行合同义务等。此外,公司还应承担社会责任,包括环境保护、员工权益保障、社会公益等。然而,公司责任也有一定的界限。公司的责任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不能超出其经营范围和能力所及。同时,公司责任也受到合同约定、行业规范等因素的限制。综上所述,公司责任的范围和界限需要在法律、道德和商业规则的框架下进行平衡和界定,以实现公司与社会、消费者之间的良好关系和可持续发展。 结语 根据财务人员的过错程度确定责任,对于严重违反财务制度造成单位重大损失的行为,公司可根据内部劳动纪律进行处罚。若财务人员的行为涉嫌犯罪,如诈骗罪或职务侵占罪,可报警处理。在抓到犯罪嫌疑人之前,根据公司章程和劳动合同约定,可对财务人员的过错部分进行追责。公司责任的范围和界限需在法律、道德和商业规则框架下平衡和界定,以实现公司与社会、消费者之间的良好关系和可持续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六十八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第一百六十九条【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第二条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一)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二)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四)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诈骗数额接近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第三条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 (三)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谅解的; (五)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第四条诈骗近亲属的财物,近亲属谅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 诈骗近亲属的财物,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具体处理也应酌情从宽。 第五条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 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一)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二)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 (三)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 实施前款规定行为,数量达到前款第(一)、(二)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