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监外执行的执行方法大揭秘 |
释义 | 人民法院可直接决定对具备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进行暂予监外执行,并制作相应决定书,抄送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批准具备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看守所或拘役所提出书面意见,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审查决定。批准的决定需抄送检察院。 法律分析 对具备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人民法院判决时,可直接决定。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制作《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载明罪犯基本情况、判决确定的罪名和刑罚、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原因、依据等内容,并抄送人民检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在判决、裁定执行过程中,对具备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由监狱提出书面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批准。在看守所、拘役所服刑的罪犯需要暂予监外执行的,应由看守所或拘役所提出书面意见,报主管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审查决定。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应当将批准的决定抄送人民检察院。 拓展延伸 监外执行的法律程序与实践解析 监外执行是指对刑事罪犯判决中的剩余刑罚,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其在监狱外执行的一种方式。监外执行的法律程序与实践是指对监外执行过程中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进行解析和分析。在法律程序方面,包括监外执行的申请、审查、决定等程序环节,以及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和监督机制。在实践方面,涉及到监外执行的具体操作流程、监管措施、风险评估等实际问题。通过对监外执行的法律程序与实践进行解析,可以帮助相关从业人员和公众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监外执行制度,确保其正当、公平、有效的实施。 结语 监外执行是对刑事罪犯判决中剩余刑罚的一种执行方式。在法律程序方面,人民法院可直接决定对具备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进行监外执行,并制作《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监狱或看守所需提供书面意见,并经相关机关批准。监外执行的实践涉及具体操作流程、监管措施和风险评估等。通过对监外执行的法律程序与实践进行解析,可促进监外执行制度的正当、公平、有效实施。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在交付执行后,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