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院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有哪些 |
释义 | 1、医疗质量存在问题: (1)医务人员因为技术原因或是业务水平所限,或是病程演变尚不足以认清,以致误诊误治。 (2)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以及医疗设备的故障所造成的医疗过失。 (3)院内交叉感染以及不可预见的医疗意外。 (4)在实施新技术、新项目的医疗创新过程中也会有失误和挫折。 (5)医患双方认知上存在差异,对医护人员来说,最重要的是按医疗原则实施正确的诊疗护理,而对患者及家属来说,更重要的是患者的感受及疗效。双方由于对疾病、治疗方案认知上的差异可引起纠纷。 (6)医患双方的不良情绪引起纠纷,如:医护人员的厌烦、不满、紧张及不安全感等不良情绪。 2、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方法欠缺,患者到医院就诊己不仅仅是对医疗质量有要求,还需要医院提供综合性的人性化服务。 3、医德医风存在问题:一些医务人员医德水准不高,服务意识差,行业作风存在严重缺陷。 一、如何应对医患纠纷,有什么解决方案 (一)分析事件的性质 有的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有过失,这是要承担责任的。有的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没有过失,医院不会承担责任。医疗纠纷的发生后,应该尽快弄清诊疗过程中是否有过失,分析事件的性质,应对医疗纠纷。 (二)分析患方动机 医疗纠纷的发生,患者一方有多种不同的动机,患方动机有以下几方面: (1)对不良后果无法接受,寻机索理。这实际上是患者或者亲属想能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下尽快祛除疾病、恢复健康。一旦患者及家属在心理上受到打击,产生挫折感,向医院索理。 (2)对医疗服务不满的发泄。患者对医院或者医务人员的服务不满意,有意见,寻机找医院发泄,以释放心中的不满。 (3)对医疗行为是否有过失进行试探。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服务究竟有无过失不清楚,受他人者媒体的影响,向医院提出索赔要求,抛个石头试水深。 (三)稳定投诉者,缓冲矛盾 医疗纠纷后,医院及其医务人员要正确对待。首先要作的工作是稳定投诉者的情绪,缓冲矛盾,对医疗纠纷实行冷处理,千万不要激化矛盾。待患者或者亲属冷静下来后,再行商议解决办法,有利于医疗纠纷的解决。对那些无理取闹的患者及其亲属,如果做工作无效、严重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应该积极给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必要时请公安部门维护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 二、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举证责任 医疗损害,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其医疗过失而对患者造成的人身伤害后果,包括生理上的损害和精神上的损害,有患者死亡的情况下,还包括对患者家属造成的伤害。医疗损害包括医疗事故。由于医疗损害主要是对患者人身的伤害,所以诉讼也是围绕侵权民事责任而进行,其损害责任认定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医疗损害过错认定除存在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及当事人主观过错这几个构成条件外,还需存在医护人员这个行为主体。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