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商业保险理赔的七种禁止情况 |
释义 | 醉驾、逃逸、无证驾驶、非准驾车型、未年检制动不合格、弃车离开、自行修理等情况下,商业三者险不予赔偿。保险合同明确规定了这些免赔情形,符合法律规定。被保险人需承担相应责任,自行修理时需与保险人协商确定修理事项和费用,否则保险人有权重新核定或拒绝赔偿。 法律分析 (一)驾驶员醉驾、商业三责险不赔。醉酒后驾驶机动车上路违反了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中禁止性规定,符合保险合同约定的免赔情形。因此,保险公司在商业三责险中不予赔偿。交强险外的损失依法由车主承担。 (二)发生交通事故,驾驶员驾车逃逸。机动车第三者责任条款作为保险合同条款,已明确约定驾驶人事故发生后逃逸的,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场,积极抢救伤员。而是逃逸,是法律所禁止的。因此,商业险不予赔偿。 (三)无证或证被吊销的,商业三者险不赔。根据《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的约定:驾驶人在吊销驾驶证期间驾驶被保险机动车,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保险公司在保险单上对免责条款已作出提示,且投保人已签字确认。对合同当事人生效。 (四)驾驶非准驾车型,商业三者险不赔。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驾驶车辆必须持有相应的驾驶证。且保单对上有明确的规定,且一般用黑体予以提示。因此,对合同当事人产生效力。 (五)车辆未年检且制动不合格,商业三者险不赔。事故发生时如制动不合格,根据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单中对投保车辆未按时年检保险责任免除的条款进行了特别约定,被保险人对该保单进行签字确认。确认其在投保第三者险的责任内容。因此,不赔。 (六)驾驶员弃车离开,商业三者险不赔。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报警处理。积极抢救伤员,逃跑属于法律禁止的行为。符合商业三者险免赔的规定。 (七)事故发生后,自行修理的不赔。因保险事故损坏的被保险机动车,应当尽量修复。修理前被保险人应当会同保险人检验,协商确定修理项目、方式和费用。否则,保险人有权重新核定;无法重新核定的,保险人有权拒绝赔偿。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保险合同的约定,驾驶员醉驾、驾车逃逸、无证或证被吊销、驾驶非准驾车型、车辆未年检且制动不合格、驾驶员弃车离开以及自行修理等情况都属于商业三者险免赔的情形。因此,在以上情况下,保险公司将不予赔偿。在购买保险时,车主应认真阅读保险合同条款,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六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报送或者保管报告、报表、文件、资料的,或者未按照规定提供有关信息、资料的; (二)未按照规定报送保险条款、保险费率备案的; (三)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七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限制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或者吊销业务许可证: (一)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的; (二)拒绝或者妨碍依法监督检查的; (三)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六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转让、出租、出借业务许可证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业务许可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