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平均工资包括五险一金吗? |
释义 | 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计算公式: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根据现行统计制度,工资总额是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内。 根据国际惯例,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 劳动者在进行劳动时,应积极的与劳动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对自身的实际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发生劳动纠纷时,应凭借这类劳动合同进行办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劳动部门按照法律规定办理这类劳动案件。 一、经济补偿的计算基数包括哪些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是12个月的平均应得工资,应得工资包括 1、单位代扣代缴的社保、住房公积金——应包含在经济补偿金计算基数中 根据法律规定,社保、住房公积金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按一定比例缴纳。用人单位每月代劳动者代扣代缴的个人部分,最后仍进入劳动者个人社保或公积金账户,是个人的货币性收入,属于工资的组成部分。所以个人代扣代缴部分应包含在经济补偿金计算基数中。 2、津贴、补贴、奖金、加班工资、特殊津贴等——应计算在计算基数中 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组成部分的规定》第四条: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3)奖金;(4)津贴和补贴;(5)加班加点工资;(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可见,凡是符合工资组成部分的,包括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工资、特殊津贴等属于工资收入的,都应计入经济补偿金计算基数。 3、是税前工资还是税后工资?——税前工资 法律虽然没有明确规定经济补偿金计算基数——前12个月工资是否是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工资,但是《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是按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应得工资通常指税前工资 关于经济补偿金是否缴税,也有明文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77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关于辞退职工经济补偿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都有规定。对劳动者取得的经济补偿金,只有在高过一定总额之后再通过法定计算方式缴税。如果劳动者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在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二、公积金缴存基数怎么算 公积金缴存基数职工的住房公积金每月的缴存基数,等于上年度职工的工资总额乘以十二。工资总额的计算方法是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资总额构成规定为标准,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费、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新职工,或者新调入职工当年的缴存基数为雇员第一个月的工资总额。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