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如何打击网络谣言? |
释义 | 网络造谣涉及两种违法行为: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行政违法可处拘留或罚款,情节严重者可加重处罚。涉嫌犯罪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刑法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者可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者不受此规定限制。被害人可向法院起诉,如提供证据困难,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调查。 法律分析 网上造谣可能涉及到两种违法行为,一行政法违法行为,二刑事违法行为。网上造谣,应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拓展延伸 网络谣言防控:我国的应对策略与实践 我国针对网络谣言的防控工作一直积极而有力。首先,我们加强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明确了对散布谣言者的惩罚措施。同时,建立了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及时捕捉并评估谣言的传播情况。此外,加强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辨别能力,引导大家理性对待网络信息。同时,与网络平台合作,加强信息审核机制,及时删除和屏蔽谣言内容。此外,我们还鼓励公民举报谣言,设立举报奖励制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我国在网络谣言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断提升了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 结语 网络谣言的传播给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带来了严重危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散布谣言者,我们将依法予以严惩。同时,我们积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提高公众的辨别能力,加强信息审核机制,并鼓励公民举报谣言。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我国在网络谣言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