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权平等,无论哪方提出离婚,都有请求分割财产的权利。根据《民法典》规定,离婚时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如协议不成,可请求法院判决,考虑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 法律分析 律师解答提出离婚的一方可以分财产。 夫妻双方对于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无论哪一方提出离婚,都有法律上的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权利。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协议不成的,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作出判决。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拓展延伸 离婚后如何公平分割财产 离婚后,公平分割财产是根据法律规定和双方协商达成的结果。首先,双方应明确婚姻期间所获得的财产,包括房产、车辆、存款、股票等。其次,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解决财产分割问题。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可以根据自身的贡献、经济状况、子女抚养权等因素来决定财产分割比例。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法院诉讼解决。法院将综合考虑双方的财产状况、婚姻期间的贡献以及子女的利益等因素,进行公正的财产分割。最终,公平分割财产的目的是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实现离婚后的公平和谐。 结语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是根据法律规定和双方协商达成的结果。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无论哪一方提出离婚,都有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权利。如果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在财产分割过程中,法院将考虑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公平分割财产的目的是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实现离婚后的公平和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