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节假日上班的工资补偿标准如下: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 2、休息日安排工人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 3、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 三种形式的加班都是占用劳动者的休息时间,但劳动者延时、休息日进行加班与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我国法定假共计11天,分别为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这些节日享有其不可替代性的重要纪念意义。法定节假日加班不仅不能安排补休,还应当给予更高的工资报酬,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报酬。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