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间接正犯是共犯的一种吗 |
释义 | 间接正犯是指教唆未成年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犯罪,即通过他人实施犯罪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共同犯罪是指两个以上人共同故意犯罪,包括共同行为和意思联络。间接正犯不需要亲自参与犯罪行为,但需对被利用者的行为承担责任。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犯罪集团,犯罪集团由三人以上组成,主犯是组织或领导犯罪集团的人。主犯和首要分子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其他共同犯罪人根据其参与程度受到处罚。 法律分析 所谓间接正犯,是教唆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去犯罪,即教唆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去犯罪,就是借他人之手做自己的事。 共同犯罪就是两个以上故意共同犯罪,如果是过失,则没有共同犯罪之说。包括两者意思联络,共同行为等等。 间接正犯也叫间接实行犯、他手正犯,是针对直接正犯而言的一种正犯。是指不亲自实行危害而利用他人之手达成犯罪目的。行为人通过强制或者欺骗手段支配直接实施者,从而支配构成要件实现的,就是间接正犯。成立间接正犯,不要求行为人出现在犯罪现场,也不要求行为人参与共同实施行为。肯定间接正犯,意味着间接正犯必须对被利用者所造成的法益侵害结果承担责任。 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在此之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加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共同犯罪人主要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 拓展延伸 间接正犯的法律地位及其与共犯的关系 间接正犯是指在犯罪行为中起辅助作用,但并非直接实施犯罪的人。在法律上,间接正犯的地位是存在争议的。有些法律体系将其视为共犯的一种形式,认为其与实际犯罪人具有共同犯罪责任。而其他法律体系则将其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犯罪形式,与共犯有所区别。间接正犯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提供帮助、支持、指示或鼓励实际犯罪人进行犯罪活动。对于间接正犯的定罪通常需要证明其有意参与犯罪,并对实际犯罪人的行为起到实质性的帮助或影响。因此,间接正犯的法律地位及其与共犯的关系在不同的法律体系中存在差异,需要具体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和解释。 结语 间接正犯是指在犯罪行为中起辅助作用,但并非直接实施犯罪的人。其通过利用他人之手实现犯罪目的,对被利用者所造成的法益侵害结果承担责任。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其中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在不同法律体系中,对于间接正犯的法律地位及其与共犯的关系存在差异,需要具体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和解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