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时,应该如何维权? |
释义 | 经营者侵犯消费者权益需赔偿医疗费、残疾赔偿金、丧葬费等费用。欺诈行为需按三倍赔偿损失,最低为500元。明知商品或服务有缺陷仍提供,导致死亡或严重损害,消费者可要求赔偿并获得惩罚性赔偿。 法律分析 要看是侵犯了消费者什么权益。 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3、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拓展延伸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的赔偿程序及相关规定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赔偿程序来维护自身权益。赔偿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消费者应当收集相关证据,包括购物凭证、合同、照片等,以证明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其次,消费者可以选择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如果选择仲裁或诉讼,消费者应当向相关机构或法院提出申请,并按照规定提交证据。最后,仲裁或法院将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判决赔偿金额及方式。赔偿金额可能包括经济损失、精神损害赔偿等。此外,消费者还可以享受法律规定的其他保护措施,如退货、换货、维修等。消费者在维护自身权益时,应当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妥善保留证据,并及时寻求专业法律意见,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结语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赔偿程序来维护自身权益。赔偿程序包括收集证据、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步骤。消费者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保留证据,并寻求专业法律意见,以确保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二章 消费者的权利 第七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四章 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第三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采取措施,方便消费者提起诉讼。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的消费者权益争议,必须受理,及时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四章 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组织、协调、督促有关行政部门做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工作,落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预防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行为的发生,及时制止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