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企业法定代表人可能面临的风险和责任 |
释义 |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责任主要包括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利益等方面;作为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规定也需承担赔偿责任。刑事责任方面,公司法定代表人可能触犯的罪名包括偷税罪、虚报注册资本罪等经济类犯罪。行政责任方面,若企业法人存在非法经营、隐瞒真实情况、擅自处理财产等行为,法定代表人可能面临行政处分、罚款甚至刑事追责。 法律分析 (一)民事责任法律风险 (1)公司法定代表人作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或者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的民事责任:《公司法》第20条的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第21条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公司法定代表人作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民事法律责任:《公司法》第150条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153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刑事责任法律风险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如果按照罪名计算,公司法定代表人犯罪主要集中在经济类犯罪,其中比较常见可能触犯的罪名包括:偷税罪、虚报注册资本罪、抽逃出资罪、虚假出资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非法经营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制造或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私分国有资产罪、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等等。 (三)行政责任法律风险 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 (2)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3)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4)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 (5)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6)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结语 在公司经营中,法律风险不可忽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和高级管理人员需承担民事、刑事和行政责任。滥用公司法人地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将承担连带责任。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此外,公司法定代表人还可能触犯经济类犯罪,如偷税罪、虚假财务报告罪等。行政责任方面,超出经营范围、隐瞒真实情况、擅自处理财产等行为,也将面临行政处分和刑事追责。因此,公司管理者应加强风险意识,遵守法律法规,以保护公司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三章 律师事务所 第十九条 成立三年以上并具有二十名以上执业律师的合伙律师事务所,可以设立分所。设立分所,须经拟设立分所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核。申请设立分所的,依照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合伙律师事务所对其分所的债务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三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管理 第二十一条 个人独资企业应当依法设置会计帐簿,进行会计核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四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第三十一条 个人独资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投资人应当以其个人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